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惠州:新晋“万亿工业大市”加速跑

2022-09-07 12:16:35 1994

摘要:文、图/林海生 陈骁鹏 惠宣4月24日,惠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惠州GDP实现1139.12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3位,自去年一季度以来连续五个季度跻身全省三甲之列。...

文、图/林海生 陈骁鹏 惠宣

4月24日,惠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惠州GDP实现1139.12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3位,自去年一季度以来连续五个季度跻身全省三甲之列。14项宏观经济指标中,6项指标居全省前三位,其中2项居第1位;9项指标居珠三角前三位,其中5项居第1位。

今年开局,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形势复杂多变,复盘惠州经济首季报,惠州经济总体明显呈平稳发展态势,特别是在惠州深度融深融湾的奋进号角中,3个“国字号”园区、7个千亿园区建设以及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瞄准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建设提速,城市发展活力进一步被激发,发展能级跃升。

去年11月,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发展蓝图,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为广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重要贡献。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恰恰印证了惠州的决心与担当,充分展现了在全省“双统筹 双胜利”中的惠州力量。

水清岸绿的惠州城 朱金赞 摄

新投产项目25宗

预计年产值257亿元

4月20日,在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的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金籁科技(惠州)磁性元器件制造项目动工仪式举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设周期约两年,预计3年内实现达产。

惠州市金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义松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并达产后,预计未来3年内将实现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5年之内达到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达产后不仅将进一步完善惠州仲恺高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的产业链条,也将为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作为惠州“3+7”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惠州)产业园区已累计引进产业项目92宗,计划总投资额82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691亿元。其中,已动工项目53宗,已竣工项目12宗,已投产项目6宗。

放大中韩产业园建设的动态缩影,可以看到在“双区”建设和都市圈机遇下,惠州围绕产业互补、平台共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深度融深融湾八大专项行动”也初显成效,正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创业热土。

去年,惠州新投产项目共108宗、预计年产值1889亿元,在此基础上,惠州“3+7”工业园区今年一季度新投产项目25宗,预计年产值257亿元,全年预计新投产项目达130宗。

惠州智能制造生产线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聚焦做强实体经济,实施产业竞争力提升工程”,惠州紧紧围绕“2+1”现代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快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等项目建设,力促恒力(PTA)主体项目、中海油油品结构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另一方面,推动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旭硝子显示玻璃等项目扩产,加快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创维数字等项目建设。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项目顺利高效建设,惠州全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新增用地指标近七成用于工业项目;创新项目服务机制,实行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容缺承诺办理,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项目建设跑出“惠州速度”。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5%

大湾区交通枢纽位置更突出

今年2月份,惠州市1号公路(惠霞高速)全面开工建设,标志着“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全面拉开序幕。项目一头连着博罗,一头连着大亚湾,中间串起惠城、惠阳、惠东和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既是一条产业大道,也是一条民生大道,将有力支撑惠州形成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发展格局。

“我们将以‘丰’字交通主框架为引领,全力推动市1号公路、惠肇高速、惠东县环岛高速、鹅城大桥等重大交通工程规划建设工作。”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惠州将加快推进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加快建设广汕高铁惠州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启动建设厦深铁路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加快推进惠州港扩能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列车开进惠州北站

“受益于‘丰’字交通格局,惠州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成为粤东地区通过惠州进一步融入深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结合部和缓冲地带,惠州的次中心城市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形成。”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惠州的“丰”字交通将让广州、深圳这两个大湾区核心城市从事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人才得以便利地往返惠州,在没有完全落户惠州之前,也能方便快捷地到惠州从事研发、专利、金融、创新等领域工作,不断提升惠州现代服务业水平,从而吸引更多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惠州。

“基础设施投资是工业投资之外惠州另一个重要发力点。”惠州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政府实施跨周期、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强劲运行的重要因素。各类交通要素支撑起来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体系,把路修向资本和人才的源头,有利于惠州承接港穗深莞辐射带动效应,深度融深融湾开放发展的大格局中。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惠州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5.5个百分点,惠州7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56.6亿元,约占年度计划的16.8%,完成投资额同比去年增长43.3%。

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惠州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投资开发公司作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道路、管网等“八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支持国企统一集中建设园区职工宿舍、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打造产业示范带

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3月下旬,惠城区汝湖镇村头村的田里,已经长出一片绿油油的玉米苗;4月中旬,惠阳区良井镇矮光村复耕的撂荒地里,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正在茁壮成长……

从2019年起,惠州粮食播种面积实现连续3年增长,今年全市计划完成粮食生产面积172万亩,较省下达的任务增加2.2万亩。据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截至4月中旬,全市已落实春耕早稻58.97万亩,比增4.47万亩;玉米10.55万亩,比增2.23万亩,为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据一季度统计显示,惠州“菜篮子”“果盘子”“肉盘子”供应充足,蔬菜、水果、猪肉、水产品分别增长6.4%、8.7%、19.5%和12.3%,生猪存栏94.5万头,比上年末增长8.2%。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求解乡村振兴之路的根本。要求乡村真正振兴,产业需先行。惠州坚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公园等为抓手,强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惠州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将继续大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立足传统、特色产业,发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优势,推动有条件的镇实现“一镇一园”;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创建。

去年,惠州全市选取了惠城汝湖、惠阳良井、惠东白盆珠、博罗柏塘、龙门龙田等5个中心镇开展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工作。“把圩镇建设成‘乡村的经济中心、治理中心、服务中心’。”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创建将坚持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导向,在“串珠成链、连点成片”上下工夫,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整合从生产基地、加工、集散中心到休闲旅游的各功能点,形成产业示范带,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我们将巩固提升环罗浮山等13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新增启动建设10条示范带。”该负责人说。

巽寮湾 黄俊琦 摄

【发展观察】

项目“用脚投票”

惠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逐步提速

作为广东省新晋的“万亿工业大市”,惠州在壬寅年“虎力”全开,实现了经济“开门稳”“开门红”。从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惠州5项主要指标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其中GDP增长5.1%,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1.8和0.3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实现经济突围的关键因素。在惠州经济首季报中,投资板块成绩十分突出:投资项目立项717宗、增长35.5%,全市过会项目77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2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9.8%,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占固投比重的41.9%。

项目抢滩投资,各大生产线也同样十分火热。在德赛西威惠南工业园,37条生产线“虎”力全开,今年前三季度计划投入65条生产线;在惠州天安数码城,“科创号”院博楼封顶,一期9栋产业大厦和人才住宅封顶,近1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预订入园席位;在博罗电动车产业园,小刀电动车已布局4条生产线,今年产量力争突破30万辆;在大亚湾区,环荣电子有限公司、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厂房紧锣密鼓办理竣工投产手续……

“我们的项目今年2月25日正式签约,从签约到动工用时仅用了50多天,无论是签约、拿地、办施工证等环节,速度都非常快,充分体现了惠州各级政府对于企业的服务意识非常强。”惠州市金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义松说。广东德赛矽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春平表示:“惠州产业集群效应和区位优势明显,营商环境优良,我们非常有信心。”

企业“用脚投票”选择惠州,折射出这座城市正对标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资源要素向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倾斜,也折射出了惠州全市上下对项目投资的欢迎与支持。

在第一季度,惠州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为组长,12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稳增长工作专班,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精准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防控、用工、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各环节问题,集中力量帮扶推动重点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稳定生产,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

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主战场”的仲恺高新区,政府组建的10个专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石化产业“主阵地”的大亚湾区,率先实施“白名单管理”,保障企业惠深员工通勤需求,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及时调整货运通行防控政策,保障企业生产物资供给、产品顺利出口;博罗县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想方设法加强要素保障,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龙门县将72家规上企业和5家生活物资保障企业纳入重点防控名单,保障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

当下,正处在“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下,惠州在摸清外部环境的同时,坚持“稳中求进”,今年重点聚焦做强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深度融深融湾等方面,实施“八大提升工程”。尤其是坚持大抓工业发展,坚定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新型工业强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紧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在湾区东岸‘产学研用’区域分工中,目前惠州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和‘用’上。”黄忠平表示,伴随“轨道上的大湾区”以及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深圳正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发,惠州作为承接创新溢出、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加速“大后方”的优势更加凸显。“要用好开放创新资源多、成果转化腹地广、产业集群配套好、营商综合成本低等优势,抢抓中心城市技术扩散机遇,全力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转化,在联动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中进一步擦亮‘创新惠州’‘产业惠州’名片。”惠州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说。

“惠州已成为传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实现无缝对接的试验台和缓冲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这将进一步吸引周边城市人才、科技、项目资源继续向惠州集聚,为惠州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添砖加瓦。

2022年5月22日《羊城晚报》A特45版报道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